互聯網+知識產權新思路,創業者需要自己來
創業創新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創客都在加速培育公司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能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每家創業公司所盼望的事情,一來可以證明公司實力,再者可以通過知識產權進行融資等方式,助力公司成長。但實踐中,知識產權的創造、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管理以及運營對于創業者而言是需要層層解決的問題。
由知識產權報社聯合清華大學開展的《2015年中國知識產權文化素養調查》顯示,2015年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綜合素養指數為52.3,與2008年相比提高了10.2,增長24.2%。盡管如此,我國社會公眾知識產權文化素養和國外對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曾在富士康擔任了10多年專利代理人及部門經理的張利杰,負責過多達上萬件國內外專利的管理與運營工作,正是看中了互聯網+知識產權的發展前景,他創立了深圳市自己來創新服務有限公司,希望能利用互聯網的手段,提供知識產權大數據+知識產權代理+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運營的一站式服務,讓創業者申請專利變得更容易,更方便,同時也能助力創客創業,協助創客、孵化器和加速器申請各項政府資助。
“我做知識產權15年以來觀察到,很多中國小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其實還比較弱,尤其是一些科技類的創新企業,沒有保護意識,很容易就被抄襲,失去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張利杰說,“自己來平臺創立的初衷,即是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幫助這些企業如何能夠找到成本更低、更容易的知識產權保護及規避方案,并且能在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源如何整合利用方面給予初創公司一定指導?!?/p>
據張利杰介紹,知識產權的創造(創新者知識產權產生、服務機構轉變為知識產權)、保護(碰到侵權、糾紛如何處理)、管理(知識產權生命周期長、商標和外觀設計自然生命周期超過10年,幫企業和個人管理)、運營(讓權利人的知識權利、資產能夠帶來利潤、利益的能力),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隨著創業熱潮的發酵,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標準排名、優客工場聯合在會上近日發布的由騰訊研究院等多家國內權威機構提供大數據支持的《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比2014年日均新登記企業1萬戶有了明顯提升。
而相對比,傳統的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數量全國尚未超過1500家,而創業公司地域分散、數量龐大,原有代理機構的精力主要放在大的企業客戶,對于小企業的專業度和服務體驗也不如人意,無法滿足創業創新的需求,而利用互聯網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剛好可以解決這一矛盾。
據悉,深圳的如無人機、物聯網、VR/AR領域的知名公司,都已經是自己來平臺的客戶,除了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來保障服務的品質外,技術投入也是公司最大的一個方向,尤其是涉及到科技類公司核心信息的一些保密性資料,通過云服務的平臺,減少申請環節接觸人員的數目,壓縮流程實現申請標準化操作,對于創業公司而言能帶來很大的幫助。
“知識產權代理的業務是目前主要盈利來源,但我們的目標在未來不僅僅是做代理,而有很多延伸的業務,包括將平臺有資金需求的創業公司對接給投資機構等?!?張利杰對記者表示,“整個知識產權申請的經過其實是大數據沉淀的過程,能夠連接用戶、專業服務者、政府機構、投資機構等,可以從知識產權里面產生新的盈利模式?!?/p>